2025年9月17日 星期三

[閱讀] 天堂手記



作者王泰融念書時就想學畫

長輩用經濟理由勸他(薪水不穩定)

最後上政大社會系

畢業後到保險公司工作

中年後急流勇退,重新到美術學校上學


2001/6 有和活佛拉薩一起到西藏的機會

拜見時獻禮哈達(絲巾,藍/白/紅/綠/黃)


靈童能認出前世熟知喇嘛跟生前器具

也能回答生前知道的問題


藏人食品中的酥油(犛牛乳提煉)

除食用外,也敬獻寺院

僧人會手泡冰水,製作酥油花

加入礦物/植物顏料後成各色雕塑

 


2025年9月3日 星期三

[閱讀] 被消失的藝術史



本書有提及的女藝術家:

瑪麗亞.西比拉.梅里安 (毛毛蟲/昆蟲手繪圖鑑)

安潔莉卡.考夫曼 (永遠優雅,客人涵蓋各國權貴)

管道昇 (元朝畫竹)

文淑 (明朝花鳥畫)

葛飾應為 (將光影帶入浮世繪)

貝斯.莫里索 (深愛女兒,用畫紀錄)

瑪麗.卡薩特 (印象派清亮畫風)

卡蜜兒.克洛岱爾 (雕刻家)

路易絲•布爾喬亞 (大型蜘蛛雕塑)


文淑,字端容

中國花鳥畫最厲害的女性

生於蘇州世家,和丈夫結婚時

公公將寒山的家業(地契)交給她

但她最喜歡的還是畫畫

並且將自己的畫售賣於市場


貝斯.莫里索 (1841-1895)

用油畫畫出水彩的透明輕盈

並記錄女兒長大的過程

與雷洛瓦是好友



 

2025年8月12日 星期二

[閱讀] 幻滅才是愛上巴黎的開始




巴黎13/20區主要是華人區

8/9區為商業區;16區是富人區

不論住哪一區

巴黎人都是來去匆匆,不愛排隊


巴黎市價/房價越來越貴

很多地區因觀光客增加,物價相對提高

負擔不起的人最後選擇搬去郊區


他們除物價外還有很多可以抱怨

發牢騷是巴黎人排解緊張的方式

但同時他們也沒有聽別人發牢騷的耐心

因此對付方式就是狠狠頂回去


法文gouter : 點心時間

習俗最早紀錄於文藝復興時期

是孩子下課後吃的點心,全是甜食



2025年8月5日 星期二

[閱讀] 我在國小開了一間銀行



作者賴皓韋第一份工作分發到南投原住民學校

力行國小翠巒分校,體會到城鄉差距


後來在文林國小推動文林幣

由老師/主任發行,每學年會全部收回

在新學期發行新一代

學生取得的文林幣可換物品


從小培養學生的理財觀念

在推動過程遭受許多家長質疑(勞基法等等)

但隨時間推進,被大多數家長接受並讚賞



2025年7月29日 星期二

[閱讀] 這輩子一定要當一次農夫

 



作者林黛羚紀錄住居/工作等並出書

這本是作者租下農地的耕種心得


一般使用慣行農法,用挑選種子搭配農藥/肥料

作者採用的是自然農法,不給予人工肥料

以土地本身葉菜作為肥料


在家裡也有設立寶特瓶/馬達構成的水耕區

用排水性佳的石頭填入瓶中

一串掛四個瓶子,最下面設集水桶

再用馬達將水送到最頂端滴下


作者結合覆蓋物種植跟菜窪

乾稻草覆蓋,乾鬼針草填充菜窪

收集到覆蓋物不足的情況

使用瓦楞紙蓋住

無陽光時,填充的雜草會腐爛成為養分




2025年7月15日 星期二

[閱讀] 我沒錢,所以邊畫畫邊旅行



作者陳柔安大學時到柬埔寨當海外志工

畢業後靠賣畫賺旅費,窮遊各國(一張2美元)


在烏魯木齊/內蒙古/等地搭過便車

烏魯木齊遇到的好心司機張大哥

留下的電話號碼已被停用

在西安遇到台灣旅客,帶著她一起旅遊(包吃住)


肯亞的拉穆小島上因路窄小,大家都騎驢

和當時遇到的導遊Shee相談甚歡

但在肯亞的其他地方,都被以超過當地物價收費

當肥羊宰


非洲旅遊時遇到背包客Peter,丹麥人

從15歲開始旅行,現在已50歲

15歲當帆船員時聽到挖金掏寶石故事

買下小巴士開始去掏寶

到摩洛哥撿石頭後返回丹麥

到哥本哈根前巴士著火

但賣掉石頭後全部賺回還有盈餘

從此開啟拿金屬探測器去旅行的生活


此外她也去過埃及/北韓/馬賽。都幸運地平安無事


2025年7月1日 星期二

[閱讀] 大肚山


蔣勳作為畫家/作家,曾任教東海大學美術系

當時住在大肚山宿舍,有地方可種植花草

這本是蔣勳散文集,詠物/遊記為主


有提到在瑞士搭到醉漢的便車

邊聽他高歌邊領略山上美景

也有寫到日本黃檗山萬福寺

由渡海而來的中國僧人建造,後來十幾代住持

都是福建萬福寺過來的住持

在中日戰爭期間,僧人超脫國家

幫助戰爭的難民


除遊記外,寫布袋蓮/苔/鳳凰木/空心菜等等

這類寫物抒發心情的短篇

應該是畫家必備的仔細觀察

留下當時的一念千轉,怨親平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