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9月4日 星期二

[閱讀] 這不是你以為的俄羅斯




我們對俄羅斯有許多的刻板印象,認為他們極為嗜酒,不懼怕任何鬥爭。但其實所謂的戰鬥民族是非常傳統的,非常大男人之外,第三羅馬的斯拉夫民族也因為曾被蒙古的金帳汗帝國統治,所以襲承了不少東方的文化。比如喝茶與談論生肖,在俄羅斯人人知道自己的生肖。而且比起星座,生肖相關的書籍在俄羅斯反而更加盛行。至於嗜酒的俄羅斯形象,其實非常真實。他們的飲食文化也和伏特加相關,許多重鹹的特色料理,再喝完伏特加再品嘗,才是道地的味道。伏特加會將料理的鹹味沖淡許多,它和下酒菜有牢不可破的關係,兩者同時出現是一種美食界的詞彙。

俄羅斯人有20%的人口居住在北極圈內,由於面對極嚴酷的氣候,他們的性格有一種從悲觀而生的樂觀,即使因為大雪堵車5小時以上,他們也只是聳聳肩,說”It’s Russia.” 無法改變的氣候因素造成他們的情商極高,在常常需要排隊的日常生活中,也可以像日本人一樣很有耐心的等候多時。實際上俄羅斯人約有1/3的時間是消耗在排隊上,而他們在排隊時也會彼此互相交流。所以在蘇聯統治時期,隊伍中常常有監視的政府密探,觀察是否有反抗的火苗在民間誕生。

俄羅斯領土廣袤,政府當局放眼北冰洋的資源而積極布局。他們擁有30艘破冰船,其中七艘是核子動力艇。他們的民眾到過其他國家旅遊的人極少,因為光是要遊遍國內,就是一大成就了。另外他們還有貧富差距極大,以及男女人口比例失調的社會問題。2014年後的盧布暴跌,對民眾的生活造成極大影響,政府的規費甚至只收美元不收盧布,有錢的資產階級焦慮地把資產換成較不易貶值的不動產和有價證券,一般民眾則是相對地淡定。放任手中大部分的現金資產價值起起落落,反正他們都買國產品就可以了。

但是關於福利方面,他們其實比台灣完善。只要能考上公立學校,學費是政府幫忙出。男性60歲,女性55歲就可以領養老金,但因為盧布貶值的關係,若是沒有規劃資產的老人,會面臨退休後仍要兼差賣花補貼生活費的問題。公立醫院醫療免費,但是品質極差,有錢人都會去私立的醫院就醫。一般民眾偏好自己到藥局買藥。

他們規模最大的節日是5/9,也就是納粹德國簽訂降書的日子。在1923年出生的蘇聯役男,有80%在蘇德之戰陣亡,當時他們以簡陋的軍備迎擊,終於撐到美國參戰,最後可說是慘勝,這也是俄羅斯人男女比例嚴重失衡的原因。而在二戰中倖存的老兵待遇極高,不像在台灣的榮民。俄羅斯老兵是很受敬重的。

這本書提到許多俄羅斯生活的實際樣貌,斯拉夫民族雖然一直遭受外敵挑戰或是奴役,但他們對於困境,就像面對嚴寒氣候一樣。始終在心中抱持著希望。”It’s Russia”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