韋恩.帕賽爾 著
消費者對於商品涉入的動物議題關心程度漸漸增加,這讓人道組織的工作輕鬆許多。日常的購買行為,就可以支持這些機構,包括不使用動物試驗的美妝品;購買無籠環境下生產的雞蛋;不去看虎鯨與訓練師的表演;認養收容所的寵物等等。
舊有商業模式多以效益為考量,採用密集性飼養。這會有抗生素過度使用與環境衛生的問題。而這類環境也是傳染病最容易爆發的區域。而動物保護與當地的經濟也息息相關,一頭活的大象終其一生可為旅遊業與航運業帶來100萬美金的收益,而一對象牙的黑市價值不過2萬美金。
對於舊有的產業或是盜獵者,他們仍以個人的收益為考量。整體的收益論並沒辦法讓他們改變心意,這時便需要法令推廣與執行,保護鯊魚、魟魚、鯨魚、海豹等等。要讓舊有產業轉型,則須仰賴消費者消費習慣的改變。光是有意識地購買,便可以促使產業轉型或是消失。
韋恩推廣的理念若再延伸一點,便是一些水族館,動物園本身也應該關閉,而鵝肝醬等對動物不友善的食品也會漸漸冷門。如果這些願景實現,會增加大家觀賞的成本,但是這才是理性經濟派應該走的效益最大化路線。
若是以非理性經濟來合理化加速環境破壞的購買,那就是對於自己有雙重標準的寬恕。一方面我們覺得上個世代預支了我們的購買力(透過國債轉移);另一方面我們自身又支持不設限的商業行為,徒留更差的環境問題給下一代。
相關年代與數據:
CH1
傳統寵物店的進貨來源有些是環境極差的養殖場,沛斯麥與沛特多在1990年開始停掉銷售寵物的部門,轉而與救援團體、收容所合作。這個決定讓他們相關產品銷售量大增,至今有超過2500間賣場。班非爾寵物醫院也與他們合作,在八百家分店設立診所。
提高收養率,與降低繁殖率是對流浪動物問題的兩大解法。2014年鋅結紮手術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。用氯化鈣為腐蝕劑,破壞三至十個月大公狗的生精小管。諸多方法使得安樂死數量從每年5500萬降至300萬。
到收容所認養會比在寵物店購買的原因之一是健康考量,養殖場的環境差,且有近親交配的問題,沒有絕育與施打疫苗。再來就是價格考量,收容所有捐款支付獸醫費用,領養費都比在寵物店購買還低。若為寵物保險(PetPlan),醫療支出還可以再降低。
而鬥狗的產業近年來也被持續打擊,美國人道協會要突擊廠商時,需要花十萬美金在人力、醫療需求、運送等等。2014有聯邦法官鬥狗者做出八年徒刑的判例,唯有透過法律才能避免不顧後果的業者繼續浮現。
CH2
麥當勞主要供應商之一史密斯菲爾德已淘汰豬支定位欄。2012年麥當勞聲明放棄妊娠定位欄,其他品牌迅速跟進,2015年沃爾瑪也承諾放棄。密集圈養將在各種動物養殖中受消費者關心。
CH3
以基因培育方式合成肉或是替代性雞蛋是一大商機。美國人道協會注資50萬美金在培育肉的超肉公司。漢普頓溪(Hampton Creek)公司則是製作蛋的替代品,破冰商品為替代性美乃滋,在推動商品時觸動舊有勢力的利益,受到聯合利華控告與食品藥物管理局、準官方單位美國雞蛋委員會的壓力。
CH4
海洋世界的虎鯨表演秀過去是他們吸引客人的熱門節目,在各方的施壓下,最終決定不再引進新的虎鯨。訓練師與虎鯨共游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,已發生過多起虎鯨攻擊事件,嚴重的甚至致死。
CH5
動物試驗已在各地減少,因為這本身就不帶有準確性。檢驗沒問題的藥物應用到人體上仍有風險。現在多以體外培養的組織或皮膚來替代動物試驗。
CH6
過去一世紀,美國本土不曾有狼攻擊人類致死的事件。目前只剩下明尼蘇達州北部,及安大略湖的羅亞爾島有殘存的狼群。因為狼會獵殺生病的獵物,為鹿群築起防火線,鹿的慢性消耗沒有蔓延到有狼的區域,可能的解釋是狼獵殺了有病的鹿。吃鹿肉的人若吃到生病的鹿,可能會感染庫茲飛德-雅各氏症(狂牛症)。
對野生獸群。如馬群的節育是控制數量的方式。避免在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內對過度繁殖的象群屠殺的形況再發。由於美國大多數人都住在郊區,有很多遇到鹿的機會,大多數人會選擇控制數量而非殺戮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